目前,我国建筑领域企业及从业人员占据重要比例,市场竞争力度可想而知,承建施工企业为了能够顺利拿下项目,在建设单位、业主、工程发包方面前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从理性方面来看,工程项目资金拖欠问题在所难免。如2012年,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承建单位),通过招标作为总承包单位,承揽下了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安置房工程项目,并于同年12月进场施工,于2018年3月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同年8月份社区居民完成回迁入住。目前,该项目尾款拖欠问题已经引起了李沧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调查处理中。
据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于2021年1月通过李沧区政府结算审计,最终审计结算金额:531339621.7元,截至目前已付工程款438491596.04元,工程款92848025.7元,其中承建单位欠劳务费用约7787万元,材料费用约371万元。工程结算审计报告出来后,尽管承建方多次到该社区催要工程尾款,但是社区均以土地补亏款拨付至李沧区财政后,迟迟未拨付至社区因而没有能力支付该工程尾款为由,推搡拖延。其中,仅欠某个劳务公司本项目的纯劳务费就高达3000余万元,导致该公司无力进行业务开展,无奈通过100多万元年高息的,向民间借贷资金1000余万元。沉重的经营资金和高息债务的压力,已经导致该企业走在了濒临破产的边缘…….这个问题引起了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领导表示,一定要以保证企业平稳发展为重,进行周密的调查和稳妥的处理。
工程结算审计报告出来后,尽管承建方多次到该社区催要工程尾款,但是社区均以土地补亏款拨付至李沧区财政后,迟迟未拨付至社区因而没有能力支付该工程尾款为由,推搡拖延。
据《大众网》等主流媒体2018年2月6日新闻资料显示,于家下河社区安置房完成了规划、消防及房屋建设过程中各项功能检测,已具备单体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条件。
根据大众网新闻显示,于家下河社区安置房项目,位于九水路以北、宾川路以东、东川路以西,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5亿左右,是李沧区重点民生项目。该安置房项目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区由15个多层、1个老年公寓、一个地下一层停车库构成;西区由5个高层建筑和1个地下二层停车库构成。竣工交付后,该安置房能满足于家下河社区1140户居民的回迁安置需求。项目的建成使用,为解决民计民生、缓解交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据大众网2013年8月23日报道《盼了七年,李沧区于家下河居民终迎来新居》;2021年11月16日大众网·海报新闻,以《办好产权证,切实解民忧——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发放安置房不动产权证》等,说明李沧区政府对民生工程和为民解忧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实际做法。
目前的承建单位因工程款拖欠数额巨大,又遇百年不遇的三年新冠疫情,各个参与项目建设的相关单位因为难以支持,不断给承建单位发催款函,发生了有的到承建单位堵门闹事等影响公司形象和发展的形象,更有甚者,目前已有部分公司将承建单位和诉讼至了人民法院,目前的承建单位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承建单位负责人欣慰地表示,我们非常感谢李沧区相关领导的关注,随着政府的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将会很快得到解决处理。